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国外主流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,起源于欧美,在中国的发展也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。
2011年开始,太阳雨、桑乐、华扬、桑普等太阳能热利用领头企业率先相继“上马”平板太阳能项目,与之前真空管太阳能“独霸江山”的局势大有不同,2012年之后更是有全国各区域多家企业迅速跟进,一时间形成一种平板太阳能论调高昂的态势,太阳能“平”时代是否即将到来成为业界纷纷关注和议论的话题。
而在领头企业带动、区域品牌跟进的积极态势下,平板太阳能在2012年也确实有着不俗的表现,年度增长率达到58%,这在太阳能行业已步入稳定平缓发展的大背景下,无疑是一个充满说服力的数字。2012年或许只是“平”时代的开局年,鉴于目前的政策背景和市场空间,我们对太阳能“平”时代还有更高期待。
由南向北扩张 平板太阳能兵临城下
长期以来,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两大阵营——真空管太阳能与平板太阳能的较量未曾停歇,由于技术成熟度、价格、标准、销售渠道等原因,真空管太阳能长期占据绝大部分太阳能市场份额。针对这一市场现实,平板太阳能厂家并未偃旗息鼓,而是通过技术升级、产品更新、性能对比、实验测试、工程实践等方式与真空管厂家进行着持久的对弈。
通过综合对比得知,相比于真空管太阳能,平板太阳能因其安全、高效、承压、易于建筑结合等优势,在一些大型太阳能集热工程、城市低层建筑(尤其是别墅)形式尤为适用。不少专家也都指出,平板太阳能更有利于推动和建筑一体化的实践发展。
此外,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住宅热水需求的激增,太阳能工程的广阔市场,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刺激带动,都为平板太阳能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。
早些年太阳能业内一直流传着平板太阳能“不过江”的说法,因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不是全封闭的,需要与大气联通,没有像水箱那样的保温层,造成了抗冻性差。因此在过去,启动温度成为平板太阳能发展的致命弱点,早期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只能在零度以上才能工作,也就意味着平板太阳能只能在南方地区使用,对于寒冷的北方只能却步兴叹。
而随着现在平板太阳能采用二次循环和防冻系统后,这些问题都已解决,“不过江”也已成为传说,平板太阳能应用市场逐渐从我国华南、西南、华中等地区拓展至华北、西北甚至东北地区。据了解,五星平板太阳能在我国最北端漠河进行的极端低温环境试验中,性能良好,稳定产出热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