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近年来,抗震支架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,其发展前景也较为广阔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-
市场规模:2024 年中国抗震支架市场容量达到 89.42 亿元人民币。从细分市场来看,住宅建筑、商业建筑、工业厂房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设施等领域均有应用。其中,住宅建筑领域是抗震支架最大的应用市场,2024 年其应用规模达到 28.6 亿元人民币,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33.4 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16.78%。商业建筑、工业厂房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领域的抗震支架市场规模在 2025 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预计分别达到 24.8 亿元、20.1 亿元、17.4 亿元和 8.94 亿元人民币。
-
发展前景
-
政策支持力度大:国家对建筑抗震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,如 2024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新版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,明确要求新建公共建筑、医院、学校、交通枢纽等重点建筑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震支架系统。在政策的推动下,新建建筑中抗震支架的安装比例将不断提升,同时老旧建筑的抗震改造也将为抗震支架市场带来大量需求。
-
市场需求持续增长: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新建住宅、商业建筑、工业厂房等项目不断增加,这些建筑都需要配备抗震支架以满足抗震要求。此外,医院、学校、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,以及地铁、桥梁、隧道等基础设施,对建筑安全的要求极高,抗震支架的使用率也将逐年上升。
-
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:智能化和模块化成为抗震支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具备智能监测功能的抗震支架产品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支架状态,可提升建筑安全等级,预计未来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。模块化抗震支架具有安装效率高、施工周期短等优势,市场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。
-
应用领域不断拓展:除了传统的建筑领域,抗震支架在新能源电站、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。例如,数据中心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极高,抗震支架可以为数据中心的机电设备提供可靠的抗震保障,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不断增加,抗震支架在该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
-
出口市场潜力大:中国抗震支架产品近年来逐步走向国际市场,2024 年出口额达到 4.3 亿元,同比增长 14.9%,预计 2025 年出口额将增至 5.1 亿元。随着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推进,以及全球对建筑抗震安全的重视,中国抗震支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。
|